欧恺
风景秀丽的采石矶景区,来自江苏、上海的游客手持“苏超”门票免费畅游;恬淡闲适的东湖村,游人们吹着石臼湖的晚风,在草地与湖滩间漫步;底蕴深厚的凌家滩研学小镇,研学游一场接着一场举行,带领孩子们触摸远古智慧……暑期以来,我市推出了丰富的文旅消费产品,旅游经济持续升温。
采石矶景区 高峰期日均接待2500人次
“早就听说过采石矶,一直没机会来,这个暑假,趁着有活动,我们一家都来了。”7月19日,秦女士一家登上采石矶三台阁,俯瞰长江及马鞍山城区。秦女士一家来自扬州,这次正好趁着“苏超”门票免费游采石矶活动,来看看马鞍山的景点,尝尝马鞍山的美食。
这个暑期,采石矶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,吸引游客游三元洞、登太白楼。马鞍山江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,早在暑期还未开始前,采石矶景区就密切关注全国中高考主题,紧抓学生暑期出游需求,推出“全国应届中高考学子免门票”政策,考生凭本人准考证或录取通知书即可免费入园。截至6月30日,景区已累计接待学生游客1.56万人次,日均接待量1046人次,周末高峰值2500人次,二次消费占比增长35%。
采石矶文化底蕴深厚,暑期以来,景区结合中高考语文科目李白文化元素,创新推出“背诗免票”活动:12岁以下游客完整背诵《将进酒》、5分钟内背诵《望天门山》《夜泊牛渚怀古》等3首李白在马鞍山所作诗篇,经工作人员核验后即可免票。
“累计吸引参与者超300人次,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话题曝光量突破20万次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景区还紧跟热点,通过OTA平台发放满减券,6月下旬吸引外地游客占比超35%,预计整个暑期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。
暑假以来,凌家滩研学小镇的热闹从未间断。4期研学夏令营连续举办,100多个孩子打卡凌家滩遗址博物馆,观看4D电影,感受先民生活,模拟考古挖掘,探寻“文物”踪迹,共赴一场文化与成长的奇妙之旅。
“既能学到很多历史文化知识,也能享受文物挖掘的乐趣。”参加研学的孩子们纷纷表示。
乡村成为城区人避暑首选
炎炎夏日,何处消暑?乡村成为不少市民暂离尘嚣的首选。
夕阳西斜,博望区博望镇,安静的东湖村瞬间热闹起来,游客们或在阿勒泰般的草海上搭帐篷露营;或走进古色古香的咖啡店,品尝手磨咖啡的醇香。
“好多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石臼湖的日出,我也忍不住过来打卡了。”7月23日,来自南京的陈卫说,东湖村和南京隔着一座石臼湖大桥,过来非常方便。“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,水天一色,真的好美,像一幅油彩画。”想起清晨看到的石臼湖日出景色,陈卫依旧沉醉其中。
据了解,暑期以来,东湖村举办“石臼湖·东湖村的100种生活提案”活动,在抖音、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获得超20万次播放量。通过活动引流每天超200人次,周末人流超600人次,带动了周边经济。
盛夏时节,当涂县护河镇的金色田园里,大片的荷花正竞相绽放,将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这句诗具象化。随着百亩荷花的开放,游客们纷至沓来,在荷塘前打卡拍照,把迷人的景致留存下来。
“园区还有精品果园、四季花海等美景,以及水上运动和户外拓展基地,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还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。”来自南京的游客杜先生说道。
与此同时,江对岸,含山大渔滩湿地公园千亩荷塘莲叶田田,粉色荷花与翠绿荷叶相映成趣。游客悠然漫步岸边,仿佛步入了一幅动人的水墨长卷。夜幕降临后,湿地灯光秀震撼登场,光影交织间,荷花绽放、荷叶摇曳的场景如梦似幻,搭配流行乐队的激情演奏和龙灯舞、花挑等民俗表演,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‘景区+文化+美食’的深度融合,打造集游乐、演艺、美食于一体的夜间消费新场景,让游客从‘走进来’到‘留下来’,实现流量变留量。”陶厂镇文旅办主任汪俊表示,荷花季开幕20天以来,已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,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,带动了民宿、餐饮等周边产业的蓬勃发展。(王永霞 通讯员 刘祥茹 聂园 李佑胜)
配资入门网,线上股票配资专业,10倍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