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阴虚证
- 症状:胃脘嘈杂,饥不欲食,或痞胀不舒,隐隐作痛,干呕,呃逆,口燥咽干,大便干结,小便短少,舌红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
- 病因:多因热病后期,胃阴耗损,或情志不遂,气郁化火,灼伤胃阴。
胃阴虚主要是指胃的阴液不足。多由胃病久延不愈,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,或平素嗜食辛辣,或情志不遂,气郁化火导致胃阴耗伤。
主要症状有胃脘隐隐灼痛,似饥而不欲食,口燥咽干,大便干结,小便短少,舌红少津,脉细数等。胃脘隐隐灼痛是因为胃阴不足,胃失濡养,虚热内生;似饥而不欲食是因为胃阴亏虚,受纳功能失常;口燥咽干、大便干结等是阴虚津亏的表现。
二,中医治疗胃阴虚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:
中药治疗
- 一般采用滋养胃阴的药物,如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玉竹等。经典方剂有益胃汤,它主要由沙参、麦冬、冰糖、细生地、玉竹组成,能起到养阴益胃的功效,对于胃阴损伤所致的胃脘隐隐灼痛、饥不欲食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。
益胃汤,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1. 方剂组成与剂量
- 沙参9克、麦冬15克、冰糖3克、细生地15克、玉竹(炒香)4.5克。
2. 功效
- 养阴益胃。主要用于治疗胃阴损伤证,改善胃阴虚所导致的胃脘隐隐灼痛、口干咽燥、饥不欲食等症状。
3. 方解
- 沙参、麦冬:沙参味甘微苦,能清肺胃之热,并且可以滋养胃阴;麦冬味甘微苦,性微寒,有养阴润肺、益胃生津的作用。二者共为君药,增强滋养胃阴之力。
- 玉竹、生地:玉竹能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;生地清热凉血、养阴生津。它们辅助君药,加强滋阴养液的功效,为臣药。
- 冰糖:既能调味,又可补中益气、和胃润肺,为佐使药,使整个方剂补而不滞,在滋养胃阴的同时,调和诸药。
4. 用法
- 用水五杯,煮取二杯,分两次温服。也就是将药物加水适量,煎煮后取其药液,分成两次,趁温热的时候服用。这样的服用方法有助于药物的吸收,更好地发挥其养阴益胃的功效。不过,具体的用法用量还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,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。
饮食调理
- 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滋阴养胃作用的食物,像百合、银耳、雪梨等。例如百合莲子粥,百合和莲子都有滋阴润肺、养胃安神的作用,对于胃阴虚者较为适宜。饮食要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温燥的食物,以免加重胃阴的耗损。
针灸推拿
- 针灸:常选用足阳明胃经及任脉的穴位,如足三里、中脘、内关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。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,能调节脾胃功能;中脘是胃之募穴,可和胃健脾;内关能宽胸理气、和胃降逆,这些穴位配合有助于改善胃阴虚引起的症状。
- 推拿:主要通过按摩腹部以及足三里等穴位,促进胃肠蠕动,帮助调节胃肠功能,改善胃阴虚患者胃脘不适等症状。按摩时动作要轻柔,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打圈按摩腹部,每次按摩时间可在10 - 15分钟左右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入门网,线上股票配资专业,10倍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